這次與大家分享去新加坡肝炎會議的新知
(版權屬吳文傑醫師,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B型肝炎治療的情形
1. 如何控制B肝, 可以從接受疫苗以及安全性行為降低感染的機會, 另外若已經是慢性B肝患者,則是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病毒量,進而預防肝硬化以及肝癌的發生,另外因為病患若治療後,屬於低病毒量,所以也降低了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的機會.
2. 過去治療的對象主要都是根據病患病毒所在的時期以及可能會惡化成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 希望藉由治療可以達到
1) 抑制血中病毒DNA數量,
2) HBeAg 的消失,
3) HBsAg的消失,
所以在慢性b肝四個階段中, 只有在肝炎,也就是病毒量大於2000 IU/ml 合併ALT異常下才做治療. 因為這有在慢性發炎下才會引起併發症,然而在免疫容忍期以及不活化帶原期時,肝功能正常,肝硬化風險低,所以不用治療.
3. 若病患已經是肝硬化了,又或者有肝癌的家族史,則還是建議盡早接受治療.